相信很多家长在带娃的时候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
孩子不会玩新玩具,于是坐在地上大哭,爸妈赶忙过去,一个哄孩子,一个教他怎么玩新玩具,但孩子依旧大哭,并且越来越愤怒。
不只是玩玩具,吃饭的时候孩子也容易发脾气,比如饭掉在衣服上了,家长不及时去擦掉就哭,擦掉了还是会哭,真的是让家长分分钟抓狂啊!
在这种情况下,大部分家长会采取讲道理和哄的方式。
有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,她说,她家孩子每次发脾气都是毁灭式的,不是摔东西,就是动手打人。
一开始妈妈对他很有耐心,拿出了平时不让吃的糖果哄他,结果怎么都哄不好。
索性,这位妈妈开始不搭理他了,想等孩子冷静下来再跟他讲道理,可没想到他却变本加厉,越闹越凶,真是令人头疼!
事实上,在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,哄和劝根本不管用,反而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暴躁。
这是为什么呢?
首先,作为家长的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。
其实,孩子哭闹并不全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比如饿了、困了、冷了等。
如果孩子总因为一件“不顺心”的事情而哭闹,那说明他正在为自己的“无能”而感到愤怒。
简单说就是:孩子想要做某件事,但是因为自身能力受限而无法做到,于是他便陷入了愤怒的负面情绪里。
那么他究竟在愤怒些什么呢?
在孩子还处于婴儿期的时候,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家长来操办,那时候的孩子并没有独立意识。
可当孩子逐渐学会说话、走路和思考的时候,他便更渴望自己做主,独立意识越来越强,所以他想要尝试自己去做某些事。
这些行为,通常在孩子接近2岁的时候开始出现,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已经对独立有了概念,他希望自己是独立的,是可以为所欲为的。
在BBC的一部纪录片《北鼻异想世界》中,研究学家通过对不同的宝宝进行实验,印证了这个结论。
18个月大的阿玛亚跟妈妈在超市购物的时候,常常会因为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发脾气。
阿玛亚的大哭大闹,其实就是在捍卫自己的“独立意识”,她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妈妈:我非常想要这件东西。
而当她无法达成心愿的时候,便会感到非常失落。
心理学家艾米丽博士来到阿玛亚家中,通过心率监测的方式,研究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什么变化。
艾米丽博士在阿玛亚的身上放置了一个便携式的无线传感器,然后分别观察和记录阿玛亚的静息心率与发脾气时的心率变化。
通过观察发现,阿玛亚在平静的时候,心率为130次/分钟左右,而在发脾气的时候,她的心率则上升到160—180次/分钟。
这个现象表明了,当阿玛亚在发脾气的时候,她的身体会释放大量的压力激素,例如皮质醇,从而导致她的心率加快,而心率越快,身体释放的压力激素就越多,然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
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会一直哭闹和发脾气,根本停不下来。
那么对此我们该怎么做呢?
在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后,现在叫叫妈妈就跟各位家长分享一下,面对孩子的暴脾气,我们该怎么办。
我们可以想想看,在孩子发脾气之前,他内心的诉求是什么呢?
首先,先来分析一下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,家长最常用的一个办法吧!
拥抱安慰法——拥抱和安慰确实能够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舒缓,但是对于因为达不到目的而发脾气的孩子来说,这招会适得其反。
上面我们讲过了,孩子发脾气是因为自己想要做某件事但却又做不到,所以如果此时家长上前去拥抱他,只会让他觉得家长是在约束自己。
在艾米丽博士的实验中,当一个1岁多的孩子布莱克因为拿不到玻璃罐里的巧克力而大发脾气的时候,博士让妈妈上前去拥抱他,可这个行为再次引起了布莱克的反感,心率也随之上升。
后来,艾米丽博士尝试用其他方法来分散布莱克的注意力,她让妈妈拿了一只玩具小狗给布莱克玩,然后观察心率监测仪。
事实证明,当妈妈用玩具来分散布莱克的注意力时,他的心率开始下降,很快就达到了正常的水准。
这说明,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能够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在短时间内平复。
其实,分散注意力可以舒缓孩子的负面情绪,不仅对孩子有效,对大人来说亦是如此。
当人的情绪值达到一个高峰期的时候,如果不想办法将它降下来,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,时间久了,就会出现极端行为。
所以,当孩子正在大哭大闹的时候,家长可以利用30秒的时间,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来帮孩子舒缓情绪,降低他的情绪峰值。
等孩子平静下来,家长再帮助孩子一起完成他想要做的这件事,或者引导他独立完成,这样才会事半功倍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后,要记得及时帮助他一起“复盘”整件事的过程,否则将很容易让孩子养成逃避问题的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