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年服务经验 孵化众多品牌
1对1 OEM定制服务+极具自动化产能+可靠的质量管控体系
All the services you need are here, Get lt.
孩子不按照计划完成任务,甚至找借口怎么办?
发布时间:2023-08-21
大部分孩子在很小的时候,就开始被家长带领着培养自律习惯,因为自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。

自律的习惯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,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自控力,对将来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。

培养自律,要从制定计划开始,一份合理的计划清单能辅助孩子更加清楚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任务,以及每个任务的完成进度,从而调整自己的行动。

然而,制定计划简单,实施计划却很难!

孩子在执行计划的时候,时常让家长感觉头疼的一件事是:孩子总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按照计划完成所有任务。

有时候家长会采取强制措施,逼迫孩子去完成,虽然最后完成了计划清单上面的每一项内容,但同时也失去了这件事本身的意义,那就是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。

图片

图片
洞悉孩子内心的恐惧
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

成年人会认为,养成自律的习惯是靠强大的意志力,所以在培养孩子自律习惯的时候,往往会强迫孩子去完成。

但是,孩子跟成年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意志力,孩子几乎是没有意志力的,所以家长即使“权威地位”进行压迫,孩子更多也只是感受到恐惧。

孩子会认为自己做不到或者做不好,这时候,孩子会打开一道心理防御机制,自动运行自我保护模式,于是就出现了拖延和逃避。

长期用拖延和逃避来解决问题的孩子,会变得非常不自信,从而失去了做事情的动力,接着开始找各种借口来拒绝做事。

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,在孩子的认知里,拒绝按照计划做事,就等同于拒绝父母的压迫。

自律本来是一件对孩子身心都有帮助的事情,可是孩子却因为对家长的强权产生的恐惧导致自律习惯培养艰难。

图片

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开始养成自律的习惯,就应该先树立孩子的自信心,让他们从内心中就坚信,自己是可以完成计划清单上的所有任务的。

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分为三步:

  1. 帮助孩子制定简单易行的计划清单,适当放宽要求,以完成计划为目的。

  2. 在孩子完成计划之后,及时给予奖励,奖励多了,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很优秀,可以完成更多任务。

  3. 将计划清单变得更有趣,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,去做一份儿童计划清单,让完成计划像是做游戏一样充满快乐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的自信心不断被强化,动力和效率也会提高。

因为自信的孩子,会一直相信自己可以做到,为了达到目标,他们会克服困难,勇往直前。

图片
不要替孩子做主
让孩子一起参与制定计划清单

我们都知道,孩子在幼儿阶段对于自律、学习和计划这些字眼是没概念的,甚至还会排斥。

越是在这个阶段,越应该让孩子自己参与到制定每日计划的工作中来,而不是全部由家长进行操办。

主动选择和被动接受的区别在于:前者主观能动性更强,后者则相反。

简单来说,如果是孩子自己主动安排了一天的生活,那么他/她完成的效率就会高一点,如果是家长来安排,孩子很有可能会拖延。

但是前提是,制定计划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。

可以利用一些小道具,来辅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,比如:时间沙漏、卡通闹钟以及手绘日程图。

举个例子,家长可以利用手绘日程图,让孩子自己将一天要做的事情画出来,然后标注好时间。

再利用时间沙漏或者卡通闹钟计时,帮助孩子提高做事的效率。

反复一个周期后,孩子就会养成自律的习惯,甚至会主动为自己制定每日任务计划。
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