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ne-stop OEM licensing service
18 years of service experience incubating numerous brands
1-on-1 OEM customized service + highly automated production capacity + reliable quality control system
All the services you need are here, Get lt.
发现孩子学会“偷窃”,学会这三招比打骂更管用!
发布时间:2023-08-24


俗话说:“小时偷针,大时偷金。”


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孩子难免会突发一些让家长手足无措的毛病。


而在或大或小的毛病当中,我相信“偷窃”,一定是所有家长都绝不能容忍的行为。


我家朵朵马上就要满七岁了,在很多人眼里她是个很乖巧的孩子,但她其实也犯过不少错。


所以这些年,大大小小我也骂过她很多次,不过基本上也都是点到为止。



唯独一件事让我动了真火,那是在她三岁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。


我有天去接她的时候,在她兜里发现别的小朋友的东西,一个草莓形状的小发夹。


我让她还给别人,她却把东西紧紧攥在手心,口齿不清地和我狡辩:“妈妈,这个就似窝的!”


我强行把发夹拿去给了老师,让老师还给失主,朵朵哭得倒真的像受了天大的委屈。


老师给了个台阶:“朵妈也别生气了,哄哄朵朵吧,这个年纪的孩子哪知道什么是‘偷’呢?”


老师的话让我瞬间冷静了下来,恍若如梦初醒。


最后我和朵朵道了歉,她也保证不会再去拿别的小朋友东西,来了个皆大欢喜的结局。


所以,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关于孩子”偷窃“这件事。



图片


图片


从心理学上来说,孩子在3-6岁出现的“偷窃”行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。


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,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,“你”“我”“他”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。


在他们的思维当中,往往会认为“只要我喜欢,那这就是我的。”


图片


即使孩子内心能模糊地知道,拿别人的东西也许是不对的,但本能的占有欲还是会驱使他们犯错。


如果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,甚至家长发现后,觉得孩子这样做没什么。


那孩子就会觉得这样的事情很好玩,也不会有人来责备他们。


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真正的偷窃习惯。



图片


有些孩子拿别人东西其实是故意的。


他们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,表达对同学或其他人的不满。


比如孩子们聚在一起,最常发生的就是几个人抢同一个玩具而发生争执。


图片


没有得到玩具或者被小伙伴们排挤的孩子,内心就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。


所以就很有可能通过偷偷拿走这件东西占为己有,甚至是偷偷把这个东西拿去丢掉,从而发泄内心对他人的不满。



图片


图片


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了眼生的玩具和其他物品时,一定要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,保持平和的心态,不要“审问”和逼迫孩子。


因为这样只会加剧孩子的心理压力,逼迫他说谎和无理取闹。


图片


我们温和地告诉孩子如果他能及时改正,老师同学和亲人以后还是会喜欢和信任他。


如果不及时纠正,将会失去这些人的关爱,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。


总而言之,既要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和期待。



图片


同时,父母除了让他分清对错,具备是非观念外,处理结果也十分重要。


当孩子在幼儿园或其他地方偷拿了别人的东西,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积极承担责任,主动去归还物品。


图片


当孩子做出自愿归还的决定,家长一定不要吝啬一句:“你真棒!”


父母的赞许会让孩子更加明白,偷拿东西是不对的,但是勇于认错亡羊补牢也是值得表扬的。



图片



心理学研究表明,对孩子的某种行为直接予以奖励或惩罚,是行为矫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。


对于有多次“偷窃”行为的孩子,父母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约定:


如果不再发生这种行为,就可以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奖励。


图片


反之,当孩子在一定时期内又发生了“偷窃”行为,父母应给予精神上的谴责以及物质和活动方面的限制,目的在于抑制“偷窃”行为。


最后,父母也可以试着用游戏的方式去教育孩子。


比如可以问孩子:“我能把你最喜欢的玩具偷走吗?”


从而激发孩子的同理心,让孩子感受到他人物品不见之后那种失落的情绪,来诱发孩子的内疚感,让他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。


写在最后


最后,我再给各位宝妈强调一下,3到6岁的孩子,他的道德意识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。


对“偷”的概念不是很理解,主权意识也不是很清晰,所以有时候他分不清这个东西是属于谁的。


所以发现孩子有疑似偷东西的行为,不要给他马上贴上“小偷”的标签。


因为这样会让他自卑很长一段时间,会产生强烈的“被遗弃感”。长此以往下去,甚至同龄人都不愿意和孩子玩耍,孩子就会真的养成恶劣的品行。


孩子偷东西,乍一听是很严重的问题。


但只要大人们换个角度思考,会发现孩子出现这个行为的背后,也只是情感没有得到满足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