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160 ? 170 ? 180 !”
当听到这几个数字的时候
你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什么?
身高!
作为家长,没有几个对孩子的身高是不敏感的,逢年过节除了问孩子几岁,问的最多的灵魂拷问就是:
“孩子现在多高了?”
尤其是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比较身高的时候,这种时候,要是自家孩子长得矮,心里一定不好受。
虽然长得矮不是一个病,也不是一个错误。但是一个高挑的身材一定会为宝宝未来加分不少。
我们来看看怎样在黄金期助力宝宝长高
先天基因决定孩子的身高吗?
父母的遗传基因已经决定了孩子的身高吗?后天的干预能有用吗?
其实,遗传决定的是孩子的长高潜力,而潜力能不能发挥,和成长中的营养、睡眠、运动、心理、疾病等因素有很大关系。
孩子能长多高,后天因素能决定 30%
听起来虽然不算高,恰恰是了这30%影响因素,就造成了孩子未来身高10cm左右的差距。你要知道170和180对于男生来说可是天壤之别。
原浙江省体育医院骨龄研究中心主任余绍淼,他的孩子是一对同卵双胞胎。两姐妹 4岁时身高一模一样,预测未来身高不会相差1cm。
但因为俩姐妹爱好不同,妹妹成为了专业运动员,规范化管理身高,科学饮食和锻炼,长大后妹妹比姐姐整整高出了 6cm。
所以宝妈们要知道科学地管理宝宝,完全可以打破基因限制,甚至多长 10cm。
孩子长更高抓住两个黄金期
那该怎么科学帮助宝宝长高呢?在身高发育过程中,有两个身高增长的
「黄金期」
3岁前:
孩子在三岁前是身高变化最快的阶段,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了,这个时期妈妈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衣服更换的十分频繁,才买的衣服很快就穿不上了。
青春期:
一般女孩的青春期比男孩早一点,女孩约在 9~11岁,男孩约在11~13岁,青春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激增,生理体征逐渐明显。身高年增长速度可以达到每年7~8 cm,有时甚至可以达到10~12 cm。
要想让孩子的身高突破遗传的局限,把握住孩子长高的「黄金期」,是最好的时机。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因为遗传观念,忽略了「黄金期」对孩子身高的塑造,放任不管。
黄金期应该怎样科学干预
培养科学饮食的饮食习惯,注意营养的搭配,合理添加辅食帮助补充所需微量元素。
1岁前每日饮奶控制在600~800 mL,1岁后辅食以外要保证每日300~500 mL的饮奶量。
辅食的选择要优先考虑含铁的红肉和动物内脏、含钙丰富的蔬菜、含锌量高的水产品。
保证营养素的全面之余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D,保障宝宝对钙的吸收能力,促进孩子的骨骼生长。
适当的运动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,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蛋白质的合成,全身骨骼得到更好地生长。
1~3岁的宝宝,每天至少要保证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,等3岁后就要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。
世界卫生组织认为,5~17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周应至少锻炼3次,一次锻炼至少需要累计1小时的中高强度的活动时间。
运动虽好也要把控运动量,超负荷的运动会对孩子的生长板造成损伤,反而不利于孩子长高。
白天的时候,生长激素分泌相对较少。孩子入睡后 1~2个小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,分泌量是白天的3倍左右。
所以,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的前提,孩子睡够了才有可能长得更高。
一般来说,新生儿只要保证每天 14~20小时,1~3岁为12~14小时,4~6岁需要11~12小时的睡眠就足够了。
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只有一次,千万别抱有再等等的心态,如果在等待中错过了生长发育期,到时候可真的没有后悔药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