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出生就开始把尿、喝糖水治黄疸、剃胎毛让头发更多……这些毫无科学依据的“老法子”,每天都充斥在我们的朋友圈、微信群。
虽然看似离谱,但仍然有很多老人对这些民间偏方深信不疑,甚至有些年轻父母也愿意尝试。“民间育儿法”无依据,一不小心就会使宝宝受伤。
今天给爸爸妈妈们科普10个错误的“民间育儿法”,躲避育儿雷区,坚持科学育儿!
1.给新生儿宝宝剃胎发
宝宝的头发生长有它自己的周期规律性,胎毛到了宝宝6个月左右会自己逐步脱落,长出新头发。
给新生儿宝宝剃胎发,容易导致其毛囊受损,还有可能使头发出现暂时不生长的现象。
一般来说,夏季时,宝宝满月才可理发;秋冬季,最好在宝宝出生满3个月后再理发。
2. 给宝宝剪睫毛
有些家长听信给宝宝剪睫毛可以让睫毛“变长”的说法,从而给宝宝剪睫毛。这种行为也是错误的!
睫毛的长短、浓密主要与遗传和营养因素有关,此外睫毛可起到遮挡灰尘和过强光线的作用,如果给宝宝剪掉睫毛,容易致使宝宝的眼睛受到伤害。
3.夏日高温也不给宝宝开空调
夏天天气炎热,即使待在室内,好玩好动的宝宝身上也全是黏黏的汗渍。若不及时清理,痱子、红屁屁、淹脖子等皮肤问题就找上门来了!
可是有些家长却认为,宝宝太小,开空调容易导致其受寒,所以坚决不开。但事实上是,宝宝也可以“享受”空调哦~只要合理就好!
Tips:空调使用前,一定要清洗干净空调滤网,将空调的温度维持在26度左右,且出风口不要直接对着宝宝。
4.经常摇晃着哄宝宝睡着
5.宝宝吃手时盲目阻止
宝宝吃手是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要,一岁以内的宝宝吃手不需要特别去矫正。
如果宝宝频繁吃手,可能是宝妈喂奶方式不当、0-3个月宝宝吸吮欲望强、宝宝感到无聊、长牙等原因导致的。家长要找准原因,对症下药。
6. 以为打呼噜是睡得好
有些妈妈会发现,宝宝睡着后居然不时响起了呼噜声。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:宝宝打呼噜是睡得深、睡得香、睡得好的表现。
其实,宝宝打呼噜可能是由睡姿不正确、疲劳、感冒、肥胖、 奶块淤积等原因引起的。而且宝宝睡着打呼噜,对身体也是有危害的,家长应尽早带宝宝去医院检查。
7.过分逗宝宝笑
宝宝缺乏自我控制能力,如果被逗得笑声不绝,很有可能会造成瞬间窒息、缺氧,严重的话还会引起暂时性脑缺血,损伤大脑功能,甚至还可能造成口吃。
家长和宝宝嬉戏玩要适可而止,万不可过分逗宝宝笑。
8.随意亲吻宝宝
宝宝肌肤娇嫩、免疫力低,大人若是有感冒、口腔疾病、皮炎或是脸上涂有化妆品等,与宝宝肌肤接触,容易危害到宝宝的身体健康。
亲吻宝宝时要注意卫生清洁,再和宝宝接触~
9.抱着宝宝坐车
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速很高,若是意外发生交通事故,家长手中的宝宝很容易被“甩出去”,若是宝宝的头部发生碰撞,后果更是不堪设想。
可以给宝宝准备专门的儿童座椅,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~
10.鼓励宝宝大口吃饭
许多家长在喂宝宝时,特别喜欢鼓励“大口吃”“快点吃”,但这种行为很有可能导致宝宝被噎住或消化不良。
家长应该从小让宝宝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,让宝宝专注吃饭,健康成长。
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,想用最好的方式照顾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一定要选择科学正确的育儿方式哦!
漫漫育儿路,愿各位爸爸妈妈们能一路披荆斩棘,争做优秀爸妈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