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了大寒天,宝爸宝妈们就开始担忧宝宝的保暖,特别是给宝宝换尿不湿的时候,各种取暖设备都用上了。
大家千万要注意,这些东西不是“过冬神器”而是“隐形危险”!!
小太阳/电热扇
小太阳存在多方面潜在危险,其高温表面及热辐射可能造成皮肤红肿、水泡甚至深度烫伤。
宝宝近距离直视或观察其发出的强光,会因宝宝眼睛发育未成熟而损伤视网膜等,导致视力下降,黄斑病变等不可逆的视力问题。
此外,这类设备的加热范围较小,加热速度快。可能导致室内局部温度升高,其他地方温度不足,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。并且,长期使用这些设备各导致室内空气干燥,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。如果存在使用不当的操作行为,会有发生火灾的危险。
使用时于万要注意:不要用棉被、衣服等易燃物覆盖,远离沙发、床、以及水源。远离易燃物!
暖手宝/热水袋
宝宝还小,经常对暖手宝等物品感到好奇,很可能会试图打开塞子,或者对其进行啃咬,导致被热液体烫伤。
其次,当宝宝在使用热水袋时过于活跃,比如抛接热水袋,可能导致瓶塞脱落,热水洒出,从而烫伤宝宝。此外,市场上存在部分质量不合格的暖手宝,可能存在爆炸危险。
市面上常见的充电式热水袋一般分为两种,一种是电极式,另一种是电热丝式,其中电极式热水袋有爆炸的危险,使用时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,需要隔几层衣服防止低温烫伤。
电热毯
电热毯的安全性并不理想!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空调等设备,但电热毯仍是许多家庭使用的便捷取暖设备。
首先,电热毯内部线路众多,宝宝在床上蹦跳很容易损坏线路,造成危险。宝宝的活跃性较强,他们可能在床上玩耍,这可能导致电热毯内部线路断裂,带来潜在的危险。
其次,宝宝有可能会尿床,如果尿液接触到电热毯,可能会导致电热毯损坏,发生漏电或短路事故,产生危险。
此外,老化的电热毯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也可能存在触电危险。电热毯长期使用后,内部线路会老化,尤其是在经常需要承重的情况下,老化速度更快,可能导致线路连接问题,从而引发漏电等情况。如果使用的是质量不台格的电热毯,安全隐患更大。
暖宝宝
暖宝宝对宝宝来说有多种潜在危险,在使用过程中若长时间接触宝宝皮肤,易导致低温烫伤。
原因在于在使用过程中暖宝宝发热温度高、持续久,宝宝的皮肤比成人更加娇嫩,角质层薄。
促使暖宝宝发热的是里边的原料,当撕开那一层的时候,上述的聚合物就跟空气中的氧气产生了作用,便能产生发热的反应。
并且宝宝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。如果暖宝宝温度过高让宝宝感觉不舒服,或者已经对皮肤造成伤害,宝宝可能无法及时告知大人。这就会延误发现烫伤等问题的时机,使伤害进一步加重。
低温烫伤
低温烫伤大揭秘!你必须知道的事:
低温烫伤就像 “温水煮青蛙” 是50℃左右的温度长时间作用在人体局部,热量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引发的烫伤,实际上,温度只要到 44℃并持续 6 小时,皮肤就会受损,44℃啥概念呢?离我们并不远!
常见的取暖设备,像小太阳、暖宝宝啥的,它们实际使用时的平均温度基本都在 40 - 50℃ 正好在低温烫伤的 “高发范围” 里!尤其是婴幼儿的感觉反应比较慢,更是低温烫伤的 “高危人群” 所以各位宝爸宝妈一定要特别注意啦!烫伤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接触时的最高温度和接触时间!一定要记住这两点:脱离热源,迅速降温。
建议爸爸妈妈们尽量选择空调、地暖、电暖器等安全的取暖设备,并且要在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使用,天干物燥,切记不要留宝宝自己一个人在家。
宝宝烫伤急救
宝宝烫伤急救,牢记这五字真诀!
《冲脱泡盖送》
1 冲
当宝宝发生烫伤事故时,要尽快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处至少20分钟以上,以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,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。
2 脱
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,在冷水中小心移去衣物。如果伤口与衣物粘在一起,要小心剪开,避免强撕。
3 泡
疼痛明显的,可持续在冷水中浸泡10-30分钟,用于缓解疼痛。
4 盖
用无菌纱布轻轻盖住患处,如果没有纱布,可用清洁干燥的毛巾代替。
切记不要用有毛状、絮状的物品覆盖,避免与伤口粘连。
5 送
赶紧送医院医治 ! 再次强调;不要私自涂抹任何物品,交给医生!
(切记,凉水就好,不要用冰块,容易把皮肤冻伤,更不要私自涂抹任何东西。(牙膏、红药水、紫药水等方,千万不要涂!!!)
欢乐贝比,祝福宝宝们快快乐乐、平平安安、健健康康长大!